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夜间旅游已成为吸引游客、延长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目的地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国外不少国家在夜间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造出众多成功案例。这些项目不仅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我国夜间旅游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下面,我们将一同赏析国外的夜间旅游项目案例,探寻其独特魅力与创新之处。
新加坡夜间野生动物园于1994年开放,占地面积35公顷,是世界上第一间专为夜间动物而设立的野生动物园,于2025年3月完成扩建,新增第五个主题园区亚洲雨林探险园并正式对外开放。它毗邻新加坡动物园和河川生态园,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日间与夜间旅游产品组合。该动物园拥有超过100个物种约900只动物,其中41%为濒危物种,如亚洲象、马来貘和马来虎等。夜间野生动物园曾13次获得新加坡最佳景点体验奖,并入选携程口碑榜2025全球100夜游景点榜单。


(一)夜间旅游创新点
1.独特照明系统
园区采用的照明系统模拟自然月光环境,既保证游客的观赏体验,又最大程度减少对夜行动物的干扰。这种独特的照明方式,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夜间丛林,增加了游览的沉浸感与神秘氛围。
2.多样游览方式
产品浓淡设计:按照人的情感的浓和淡、互动程度的高和低,设计一条电车游览之旅,以及四条徒步小径。40分钟的电车之旅是热门选择,精心规划全球六大地理区域的穿越路线,从喜马拉雅山麓到东南亚雨林,能让游客在舒适的状态下欣赏到不同区域的动物栖息场景。四条徒步小径均在1小时左右,包括渔猫小径、花豹小径、东站小径和沙袋鼠小径,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丛林的机会,近距离观察动物的夜间活动,其探险性、随机性为产品提供了更多趣味及可能。
向导深度游览:由专业向导带领的深度游览,不仅能让游客看到动物,还能了解到更多动物保护的专业知识。向导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游客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保护现状等,使游览更具教育意义。
动物表演与教育:园区设有圆顶剧场,每日安排多场的动物表演以及土著喷火表演。通过亚洲小爪水獭、耳廓狐等动物的自然行为展示,向观众传递保护理念。表演场地经过改造,新增30%的座位,可容纳上千人,同时引入多项新科技,如夜幕LED背景墙、高科技场景环绕声、全方位灯光环绕布景等,为动物表演营造出逼真的自然舞台效果。此外,在前往剧场的人行道两旁,设有全新展览,展示动物的自然习性,使游客在游玩中学习到动物保护知识。


(二)启示
注重生态保护与游客体验的平衡
在开发夜间旅游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环保、低干扰的设施与技术,确保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夜间体验。例如,在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开展夜游项目时,合理设计照明系统,避免对动物和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干扰。
丰富游览方式与教育内涵
提供多样化的游览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将教育元素融入夜间旅游项目中,通过讲解、展示等方式,向游客普及自然、历史、文化等知识,提升旅游项目的品质与深度。我国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可借鉴此模式,打造具有教育意义的夜游产品,如在自然景区开展夜间科普讲座、在历史古迹举办文化讲解活动等。
打造特色表演与互动体验
结合当地特色,策划具有吸引力的夜间表演和互动活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表演的视觉、听觉效果,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例如,我国各地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将传统民俗表演与现代光影技术相结合,打造独特的夜间文化盛宴;在一些主题公园或景区,设置与动物、文化相关的互动体验环节,让游客更深入地感受旅游项目的魅力。
迪拜哈利法塔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市中心,作为世界第一高楼,其灯光秀搭配迪拜夜景、周边喷泉,也成为迪拜夜晚的标志性景观。创下两项吉尼斯纪录:世界最高、最大的LED发光体。灯光语言描述建筑形态,甚至是升华建筑本身。平日灯光依据建筑本身结构,在退台处投光照明层层递进,夜晚把建筑的形体曲线与挺拔感尽情的展现在人们的视野。
(一)夜间旅游创新点
1.震撼视觉效果
哈利法塔灯光秀:哈利法塔的外立面安装了数万个 LED 灯,通过精心编排的灯光程序,在夜晚呈现出五彩斑斓、变化多端的灯光图案。从抽象的艺术图形到迪拜的标志性建筑,再到节日主题的灯光展示,灯光秀内容丰富多样,令人目不暇接。
2.与城市环境融合
哈利法塔灯光秀与周围的城市建筑、景观完美融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迪拜购物中心的繁华商业氛围与喷泉、灯光秀相互映衬,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赏。人们在欣赏表演的同时,还可以在购物中心购物、餐饮,享受一站式的休闲娱乐体验。
3.常态化与主题化结合
灯光秀表演不仅常态化进行,还会根据不同的节日、活动推出主题化的特别演出。例如在圣诞节、新年等重要节日,会呈现出具有节日氛围的灯光和表演,增加了活动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满足游客在不同时期的观赏需求。其中,2024哈利法塔烟花灯光秀的前期准备时间长达10个月,使用了总计超过15000枚烟花,从超过3000个点位喷射而出。烟花秀共持续近9分钟,其中融合了酷炫的光影与震撼的音响效果,并利用最新科技。


(二)启示
1.利用地标打造夜间亮点
我国许多城市都有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可充分利用这些地标,通过灯光、表演等形式打造夜间亮点项目。例如,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对古城墙、古建筑进行灯光亮化,并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策划灯光秀表演,展示城市的历史底蕴与现代魅力;在现代化城市中,对高楼大厦、桥梁等进行灯光创意设计,打造独特的城市夜景名片。
2.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
将夜间旅游项目与商业、文化等元素深度融合,形成综合性的消费场景。在项目周边配套建设商业街区、餐饮场所等,吸引游客在观赏夜景的同时进行消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旅游综合效益。例如,在一些景区附近打造特色商业小镇,将当地特色商品、美食与夜景游览相结合,推动文旅商协同发展。
3.注重活动创新与主题策划
定期更新夜间表演和活动内容,根据不同季节、节日、热点事件等策划主题活动,保持项目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群体,扩大项目的受众范围。例如,举办灯光艺术节、音乐狂欢夜等活动,将灯光秀与艺术、音乐等元素相结合,提升项目的文化内涵。
莱利斯塔德小镇位于荷兰弗莱福兰省,是荷兰著名的农业产区,当地大面积种植的韭葱不仅是重要的农产品,更在夜间旅游开发中成为独特的场景。不同于传统农田的日间耕作场景,莱利斯塔德的韭葱农田在夜晚被重新定义——通过艺术化灯光设计、文化主题策划,将万亩农田转化为沉浸式夜游目的地。游客漫步在田间步道,既能感受荷兰农业的现代化风貌,又能在光影与艺术装置的映衬下,体验农业与文化、艺术碰撞出的独特魅力,每年吸引超15万游客从荷兰及周边国家前来打卡,成为“农业+夜游”的标杆项目。

(一)夜间旅游创新点
1.农业基底的艺术化呈现
项目以韭葱农田的自然形态为基础,拒绝破坏农田生态的大规模改造,而是通过轻量化艺术设计激活农业景观。光线设计经光生物学专家优化,不仅不会伤害植物,还可以刺激植物生长并减少50%农药使用;LED光线垂直穿透农作物形成五彩斑斓的“韭葱浪”,打造了极具特色的农业灯光秀;同时,在农田关键节点设置农业艺术装置,并通过灯光投射呈现作物生长动态、农民耕作场景等画面,让游客直观感受荷兰农业的历史与现代发展。
2.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体验
项目打破观赏的夜游模式,构建农业、文化体验、互动参与的立体场景。在农业认知层面,设置科普道路,通过灯光标识牌、语音导览讲解韭葱的种植周期、荷兰农业节水技术、韭葱在荷兰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在文化体验层面,结合荷兰田园文化,打造田间音乐会,邀请当地民谣歌手在农田中央的小型舞台表演;在互动参与层面,开设夜间农作体验,游客可在农民指导下,体验简易的韭葱采摘(严格控制数量,避免影响生产),并将采摘的韭葱现场制作成荷兰传统小吃韭葱奶酪煎饼,实现完整体验。
3.在地文化的场景化植入
项目深度挖掘莱利斯塔德小镇的农业文化基因,将当地传统习俗与夜间场景结合。每年秋季韭葱丰收季,农田夜游会推出丰收主题周,还原荷兰传统的丰收庆典流程——农民身着传统服饰,带领游客进行丰收祈福仪式,展示古老的农具使用方法,夜间还会举办韭葱灯笼制作活动,游客用当地材料制作灯笼,点亮后沿田间步道巡游。让夜游不仅是艺术体验,更成为在地文化的展示窗口。

(二)启示
1.以功能性艺术创新乡村夜游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大量优质农田、乡村资源,可借鉴莱利斯塔德的思路,打破农业日间体验的局限。可利用农田的肌理,设计艺术夜游,通过灯光呈现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搭配讲解、美食体验等活动,设置观测点与文化展,让农业资源从生产增加文旅体验的功能,推动乡村夜间旅游发展。
2.“农业+艺术+文化”的跨界融合
我国乡村夜游项目常存在农业元素单一、文化表达浅表的问题,可参考莱利斯塔德轻量化艺术 造型与深度农业文化的融合模式,不是单纯的相加,而是融合,各要素互相推动发展。例如,可以在江南茶园,可引入茶田灯光艺术装置,用光影模拟茶叶冲泡过程,同时举办茶禅文化体验,游客在茶田夜间品茶、听禅乐;在陕西苹果产区,可结合当地剪纸文化,在果园设置剪纸光影墙,展示苹果种植的传统技艺,开设苹果剪纸制作互动,让艺术与文化真正融入农业场景,避免为艺术而艺术的生硬嫁接。
3.设计低干扰、高体验的乡村夜游模式
莱利斯塔德项目始终以不影响农业生产为前提,这对我国乡村夜游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开发乡村夜游时,需遵循生态优先、生产为本的原则,采用轻量化设施(如可移动灯光、临时舞台),在不影响蔬果生长的前提下,用柔和灯光展示蔬菜种植技术,避免破坏农田、林地生态;同时,注重体验真实性,如邀请当地农民参与讲解、表演,开发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互动项目,而非打造脱离乡村实际的网红场景。既保护农业生产,又提升夜游的在地性与体验感。有科研技术条件的,还可以像莱利斯塔德项目一样,在光生物学专家的专业指导下,使用促进植物生长的红、蓝和紫外线LED光线,促使艺术与农业的完美融合。
塞纳河贯穿巴黎市区,乘坐游船夜游塞纳河是领略巴黎夜景的经典方式。游客在游船上可以欣赏到沿岸的众多著名建筑和景点,如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感受巴黎这座浪漫之都的独特魅力。

(一)夜间旅游创新点
1.经典景观串联
塞纳河游船路线精心设计,将巴黎的众多标志性建筑和景点串联起来。游客在游船上可以一次性欣赏到埃菲尔铁塔的璀璨灯光、巴黎圣母院的庄严宏伟、卢浮宫的艺术气息等。不同风格的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形成了一幅流动的艺术画卷。
2.多样化游船选择
提供多种类型的游船供游客选择,包括普通游船、豪华游船、晚餐游船等。普通游船适合单纯欣赏夜景的游客;豪华游船配备更舒适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奢华的体验;晚餐游船则将美食与美景相结合,游客可以在品尝法式大餐的同时,欣赏塞纳河两岸的夜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预算。
3.专业讲解服务
游船上通常配备专业的导游或语音讲解设备,为游客介绍塞纳河沿岸建筑和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讲解,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夜景,还能深入了解巴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提升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内涵。
(二)启示
1.整合城市景观资源
我国许多城市都有河流、湖泊等水域资源,可借鉴巴黎塞纳河夜游的模式,整合沿岸的自然景观、历史建筑、文化景点等资源,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夜间水上游览项目。例如,南京的秦淮河夜游项目,将沿岸的夫子庙、江南贡院等历史文化景点与现代城市景观相结合,展现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风貌;在武汉的长江夜游,让游客欣赏到黄鹤楼、长江大桥等标志性景观,感受江城的独特魅力。
2.丰富产品供给
根据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夜游产品。除了普通的游船观光,还可以开发主题游船、特色餐饮游船、文化体验游船等产品。例如,推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游船,在游船上举办戏曲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活动;或者打造美食游船,提供当地特色美食,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欣赏夜景。
3.加强文化传播
在夜游项目中注重文化传播,通过专业讲解、文化展示等方式,向游客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可以培养一批专业的导游团队,提高讲解服务质量;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语音导览、电子显示屏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例如,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夜游项目中,设置历史文化展示区,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向游客介绍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色。
Glenlore Trails是一条融合森林自然与多媒体互动技术的沉浸式夜游步道。步道全长约1.6公里,游客平均游览时长约45–60分钟,采用分时预约制,确保节奏舒适沉浸,适合全年龄段参与。 并于 2025 年荣获第 23 届美国商业大奖银奖,成为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文旅夜游IP。

(一)夜间旅游创新点
1.沉浸式体验设计及主题轮换
整个项目围绕一个魔法主题故事展开,通过光影特效、音效、演员互动等多种手段,将游客带入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游客在步道上行走时,会遇到各种魔法元素,如发光的精灵、神秘的魔法树、会说话的石头等,仿佛自己成为了故事中的主角,全身心地沉浸在奇幻氛围中。
同时,每年10月至12月之间,项目会依节日节点切换主题,打造季节限定的夜游魔法。比如“Aurora”(极光之境)主题、万圣节主题等。无需更换基础设备,仅通过灯光编程、角色换装、音效切换与剧情调整,就实现了“相同设备,不同体验”的沉浸式转场。主题轮换式的运营方式,大幅提高了场地利用效率,也吸引了大量复购游客。
2.自然与科技融合
巧妙地利用森林的自然环境,将光影技术与树木、溪流、岩石等自然元素相结合。例如,在树木上投射出奇幻的光影图案,让树木仿佛拥有了生命;利用溪流的流动,创造出动态的光影效果。这种自然与科技的完美融合,既保留了森林的原始美感,又为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3.互动性与参与感
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鼓励游客参与到故事中。游客可以通过触摸特定的装置、完成任务等方式,影响故事的发展和光影效果的变化。例如,游客触摸一块魔法水晶后,周围的灯光会变得更加明亮,或者触发一段特别的音效。这种互动性极大地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使每个游客的夜游经历都独一无二。


(二)启示
1.强化主题与故事性
我国在开发夜间旅游项目时,应注重打造鲜明的主题,并围绕主题构建完整的故事线。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导游客深入体验项目,增强游客的情感共鸣。例如,在一些自然景区开展夜游项目时,可以结合当地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打造具有奇幻色彩的夜游体验;在历史文化景区,可以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设计沉浸式的历史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2.推动科技与自然、文化融合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光影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展示。在自然景区,可以利用光影技术展现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同时融入当地的生态文化知识;在历史文化景区,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历史场景,让游客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在一些溶洞景区,可以利用灯光特效打造奇幻的地下世界;在一些古城遗址,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让古建筑重现,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游览体验。
3.提升互动体验
增加夜间旅游项目的互动环节,让游客从被动的观赏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可以设计一些与主题相关的互动游戏、任务挑战等,激发游客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在一些主题公园的夜游项目中,设置角色扮演环节,让游客扮演特定的角色,参与到剧情发展中;在文化体验类夜游项目中,设置手工制作、传统技艺体验等互动环节,让游客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从生态保护与体验平衡、地标活化与文旅商融合,到农艺文旅跨界、线性景观文化叙事,再到沉浸式主题创新,这些案例均以在地资源为基底、科技艺术为手段、文化体验为核心作为夜间旅游打造的策略,为我国夜游经济突破同质化、实现从观光到沉浸、从单一到综合的升级提供了可落地的借鉴路径,也印证了夜间旅游作为文旅产业新增长极,需在尊重资源本质的前提下,通过多元创新满足游客深度体验需求。

扫一扫添加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总部地址: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道北555号广州番禺天安节能科技园总部中心23号楼12层 邮编:511400
生产基地地址:广东韶关新丰马头镇工业园
联系电话:020-39388591 传真:+8620-23889566
24小时业务热线:18675872398(微信同号)
业务邮箱:hs@gzhais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