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_海森文旅设计院
海森文旅官网欢迎您!
020-39388591    18675872398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_海森文旅设计院
智库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作者:海森文旅科技    时间:2023-02-08 09:48    阅读量:0

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确定15家旅游度假区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分别是: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度假区

上海市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江苏省常熟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

浙江省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

鉴湖旅游度假区

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度假区

赣州市大余县丫山旅游度假区

山东省烟台金沙滩旅游度假区

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

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旅游度假区

湖北省神农架木鱼旅游度假区

湖南省岳阳洞庭湖旅游度假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明仕旅游度假区

四川省宜宾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

陕西省商洛市牛背梁旅游度假区

什么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我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何特点?旅游度假区目前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旅游度假区在当前机遇下应当如何发展?本期将逐一进行解读。

01/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概念与发展历程

概念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相关要求,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为了适应我国居民休闲度假旅游快速发展需要,为人民群众积极营造有效的休闲度假空间,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而设立的综合性旅游载体品牌。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牌)

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度假区发展先后经历了“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个不同的阶段,前者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综合性土地开发区,具有政府管理机构和职能,后者是文化和旅游部(含原国家旅游局)颁发的行业管理品牌。

(1)“先批后建”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国内旅游业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转变,解决国内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档次低等问题,1992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批准在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良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经有较好基础的地区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

国家旅游度假区是由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以度假旅游为主导功能的综合性土地开发区,其设立初衷是以接待海外旅游者为主,以创汇经济发展为目标,是提升国内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度假区“先批后建”的发展模式。

1992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11家国家旅游度假区,包括大连金石滩、青岛石老人、江苏太湖、上海横沙岛、杭州之江、福建武夷山、福建湄洲岛、广州南湖、北海银滩、昆明滇池、三亚亚龙湾,类型上以滨海旅游度假区为主,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大连金石滩 图源:中国日报

(2)“先建后评”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经过10余年发展,旅游度假区在发展旅游产业、增强区域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方面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带动各省市批准建设了上百家省、市级旅游度假区,各地建设如火如荼,但由于彼时度假旅游市场发育不成熟,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原因,度假区发展缓慢。大量旅游度假区由原来的新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服务区,以及各类园区发展而来,在开发建设及服务配置中缺乏对度假旅游理念与内涵、服务与品质等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参差不齐,亟待规范引导。

2009年以后,国家逐渐出台《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办法》和《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 T26358-2010)的相关规定制。在2011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各个省份逐渐加快了度假区的创建工作。

2015年1月,《201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旅游度假区国家标准认定,在省级旅游度假区中,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正式认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15年4月,《关于开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评定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66号)要求,依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进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评定工作。2015年10月,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公布。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0号)提出:“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大力开发温泉、冰雪、滨海、海岛、山地、森林、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设一批旅游度假区和国民度假地。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休闲度假产品。加快推进环城市休闲度假带建设。”

在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又组织评定了第二批共9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的通知,《管理办法》中对旅游度假区做了界定,即“旅游度假区,是指为旅游者提供度假休闲服务、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和独立管理机构的区域”。进一步规范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认定和管理,促进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这一年,国家文旅局又组织评定了第三批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2020年,公布新一批15家国家旅游度假区名单。至2020年12月,我国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5家,分布在全国23个省区市,涵盖多种度假类型。

2022年11月,新晋15家公示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分布在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至此,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在45家基础上,再增加15家,1月公示后,我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60家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度假区逐渐从早期吸引外汇、发展国际旅游市场转向以“满足国内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培育世界级度假旅游胜地”为目标,在完善度假区管理制度建设、促进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梳理2015年以来公布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录发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数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

02/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分布与特点

1.地域分布状况

60家国家旅游度假区分布于23个省直辖市,约占全国行政区划的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分布于中国的东南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较大,呈现东部多,中西部少,南方偏多北方较少的分布特点。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注:红色为2022年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数量分布状况

浙江8家位居榜首,山东和江苏各6家尾随其后,云南、四川、江西各4家入选,广东、广西、河南、湖北、重庆、贵州、河北、上海、陕西各2家入选,福建、安徽、海南、吉林、西藏、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1家入选。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3.开发类型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类呈现多元化特点,除了常见的河湖型、温泉型、山地森林型、海滨海岛型旅游度假区,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出现了小镇、庄园等新类型的度假区。

通过资源类型统计可以发现,“河湖型” 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的主要类型,有20家,山地型占12家,海滨型8家。随着国家政策倾向和市场变化,度假区将会涌现更新、更多的度假区类型。

山地型(12个):

长白山旅游度假区、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东部华侨城旅游度假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福建省福州市鼓岭旅游度假区、江苏省常熟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上海市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浙江省德清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金沙旅游度假区、贵州省六盘水市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丫山旅游度假区、湖北省神农架木鱼旅游度假区。

湖泊型(20个):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湘湖旅游度假区、武当太极湖旅游度假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邛海旅游度假区、广西桂林阳朔遇龙河旅游度假区、云南玉溪抚仙湖旅游度假区、贵州省遵义市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江苏省常州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浙江省淳安千岛湖旅游度假区、浙江省鉴湖旅游度假区、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度假区、湖南省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重庆市重庆丰都南天湖旅游度假区、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秀湖旅游度假区、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旅游度假区、湖南省岳阳洞庭湖旅游度假区。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天目湖旅游度假区 图源:马蜂窝

海滨型(8个):

凤凰岛旅游度假区、海阳旅游度假区、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旅游度假区、山东省烟台市蓬莱旅游度假区、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度假区、山东省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山东省烟台金沙滩旅游度假区、山东省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

温泉型(7个):

尧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温汤旅游度假区、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浙江省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

森林型(2个):

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陕西省商洛市牛背梁旅游度假区。

滑雪型(2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河北省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

其他型(6个):

四川成都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江苏省无锡市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拉提旅游度假区、上海市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明仕旅游度假区、四川省宜宾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

古城小镇型(2个):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鲁朗小镇旅游度假区、云南省大理古城旅游度假区。

庄园型(1个) :

广东河源巴伐利亚庄园。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广东河源巴伐利亚庄园 图源:微博

三是整体规模与核心产品各具特色。

2022年出台的《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2022)规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面积应“不小于5平方公里”(此前为不小于8平方公里)。从5批次60家度假区面积看,各度假区规划面积差异较大,从10平方公里到数百方公里不等(详见下表)。其中,总规划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就有3家,分别是浙江东钱湖旅游度假区(230km²)、浙江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225km²)、云南玉溪抚仙湖旅游度假区(216km²)。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除了规划面积差异化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依托不同的资源环境,在产业布局和核心度假产品打造方面也各具特色,更加强化“住”的品牌性,突出“游”的体验性,聚焦“娱”的多样性,以及旅游综合服务的品质化和系统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在区域布局上,常见的模式是“核心景区+外围度假”“酒店群+主题乐园”等,从此次入选的15家度假区分析便可见一斑(详见下表)。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四是综合经济效益整体优于5A级景区。

国家旅游度假区,代表了我国旅游度假产品的最高水平,是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是适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足美好休闲度假生活的必然需要。与传统核心旅游景区相比较,品牌吸引力、消费聚合力和经济效益整体优于5A级景区,尤其是接待过夜游客的比重较高。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全国26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接待总人数9667.54万人次,接待总收入626.86亿元。2019年全年,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接待总人数10667.54万人次,旅游接待总收入723.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1%和15.47%。

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游景区经营跌入冰点,但在城市微度假、近郊休闲、健康养生等热点助推下,度假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文旅游数据显示,2020年前第三季度,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接待总人数4426.18万人次,环比上涨82.57%;旅游接待总收入249.19亿元,环比上涨90.88%。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与此同时,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成效斐然。据文旅游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45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接待总人数10.84亿人次,旅游接待总收入4878.98亿元;2020年前第三季度,51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接待总人数2.93亿人次,旅游接待总收入1358.42亿元,收入环比上涨37.69%。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此外,省级层面度假区建设也成为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涌现出了江苏、浙江等一批全国领跑者。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江苏省已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55家,全年共接待游客1.41亿人次,占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总量的19.84%。其中,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575万人次,旅游总营收达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6%和78.4%。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  图源: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官网

03/当前旅游度假区存在的问题

诚然,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旅游度假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入境旅游和国内度假旅游的核心载体,以及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但是,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认知误区和现实问题。

一是管理机制不健全,机构设立不及时。2022年出台的《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2022)硬性指标明确规定,旅游度假区“应具有统一独立有效的运营管理机构”。但在创建过程中,一些度假区并没有按要求第一时间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导致度假区规划、管理、运营、服务等工作滞后。例如,刚入选的山东省烟台金沙滩旅游度假区,近日才着手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二是面积规划边界不清,片面贪大求全。依据《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2022)规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面积应“不小于5平方公里”。由于规定未对最大边界作出限制,部分地区在编制度假区规划时贪大求全,导致度假区规划面积过大,与生态保护区、A级景区管理边界不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影响后期配套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例如,前文提到浙江湖州太湖(225km²)、云南玉溪抚仙湖(216km²),均超过了基准线的数十倍。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浙江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 图源:搜狗百科

三是产品同质化较高,高品质业态不足。从前文度假区类型分析可见,在现有的6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主要以河湖型、温泉型、山地型等为主要开发模式,在业态布局上多为串联式、捆绑式、组团式,缺少多元化、融合化和集聚类娱乐项目或高热度消费场景,各消费版块之间互动性、拉动性、体验性不高,整体呈现“核心区热、周边偏冷”的消费态势,不同程度制约了度假区可持续发展。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湖北神农架木鱼旅游度假区 图源:神农架神农坛

04/旅游度假区如何顺势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尤其在疫后旅游消费升级重构的背景下,旅游度假区如何抓住机遇,创新业态升级产品,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当下面临的严峻考验。为此,我们分析认为,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倾情用力。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紧跟发展趋势。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文件均提出,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及重大度假项目为基础,结合文化遗产、主题娱乐、精品演艺、商务会展、城市休闲、体育运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医养康养等打造核心度假产品和精品演艺项目,丰富夜间文旅产品,建设一批具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从政策层面对度假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并对9大核心度假产品进行明确。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迪士尼主题乐园  图源:上海普陀发布

二是优化空间布局,开发互动业态。度假区重在旅游生活方式的营造,既需要有核心吸引力,也需要多样的休闲产品及配套设施。要摒弃“大而全”的过度规划与开发模式,以宜居宜游宜业为前提,以满足本地居民休闲生活与外地游客旅游度假需要为基础,坚持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结合区域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创新打造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形成度假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山东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 图源:威海新闻网

三是坚持以文塑旅,推动文旅融合。历史文化是区域生命力所在,也是度假区旅游产品特色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度假区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提升硬件和优化软件并举、提高服务品质和改善文化体验并重,充分利用区域历史文化街区、公共文化设施、特色商业与餐饮美食等资源,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形成一批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为度假区高质量发展赋魂赋能。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常熟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 图源:国家旅游地理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做大市场营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继5A级景区后又一块国家级旅游“金字招牌”,但无论是宣传营销的广度和强度都不及景区,导致一些高品质旅游度假区在国内市场知晓度和知名度不高,甚至鲜为人知。为此,各地要积极构建“大宣传、全媒体、多渠道”宣传营销体系,深化同主流媒体和在线旅游平台合作,多措并举加强旅游度假区品牌建设,提升国家级度假区品牌传播力和市场吸引力。

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2022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启幕仪式 图源:今视频

05/结语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政策适时优化调整,国内旅游市场正稳步加快复苏,休闲度假旅游供给需求持续高位增长。今后一段时期,现有这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将进一步扩容,度假区建设也将由满足国内休闲度假旅游需求转向并参与全球休闲旅游市场竞争。为此,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牵引,持续推进我国旅游度假区向标准化、国际化、品质化发展,实现人们向往的美好休闲度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