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三线及以下城市夜间旅游经济的六大特征_海森文旅设计院
海森文旅官网欢迎您!
020-39388591    18675872398
三线及以下城市夜间旅游经济的六大特征_海森文旅设计院
行业资讯

三线及以下城市夜间旅游经济的六大特征

作者:海森文旅设计院    时间:2022-09-06 09:09    阅读量:0

夜间经济是休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态包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沐浴、美容美发、休闲、保健、学习、教育、歌舞、影视、娱乐等内容,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带动购物、餐饮、文化、娱乐、观光、旅游、健身、交通等多行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夜间经济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极大地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三线及以下城市夜间旅游经济的六大特征

大力发展夜经济可以促进经济活动时间延长、各种设施利用率提高、就业机会增多,有助于推动服务业扩张规模,扩大消费,增加税源,聚集财富、产业和人气,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拓展游客的消费空间,拉动

经济快速增长。因此夜间经济正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

夜间经济不仅是城市发展水平和品位的一个缩影,也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利市惠民工程。切实引导夜间消费的意识,积极培育夜间消费的市场,加快搭建夜间消费的平台,可以丰富它的内涵和魅力,给“以城留人”创造基础条件,让城市的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气“火”起来、财气“旺”起来。

据国内《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337座地级市中,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共有49个,三线及以下城市共有288个,三线及以下城市在我国总的地级城市中占比高达85.5%。自2018年4月西安推出《关于推出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开始,成都、天津、上海、济南、重庆、北京也相继推出支持“夜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除济南作为二线城市外,其他推行“夜间经济”发展的城市均为一线、新一线城市。

国内三线及以下城市夜间旅游经济的六大特征

国内对于“夜间经济”及“夜间旅游”的研究已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对于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夜间经济”和“夜间旅游”研究几乎尚未涉足。那么,三线及以下城市是否存在发展“夜间旅游”的可能性?如存在,此类城市“夜间旅游”发展的特点又具有哪些共性?

根据CEIC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者已占据国家总比的七成以上,GDP占全国总比的59%,并贡献了超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速。国内三线及以下城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也包含部分东部地区,其中也不乏备受大众认可的旅游城市,如张家界、桂林、三亚、大理、丽江、北海等。因此,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潜力绝对不容忽视,此类城市“夜间旅游”的探析也十分有必要。

追根朔源,“夜间经济”最早提出于上世纪的英国,是为了改善城市中心区空巢现象所提出的经济学名词;“城市旅游”的定义在学界一直存在分歧,而“旅游城市”则形成了恒定可量化的标准。世界旅游城市大会把旅游城市的评定界定为六个综合指数(即城市知名度、产业景气度、城市智慧度、旅游便捷度、经济贡献度、旅游满意度)和六个单项指数(即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贡献、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无论是“旅游城市”,还是“夜间经济”,都带有较强的城市指向性,而“夜间经济”的起源更是城市发展更高阶段后的产物。

反观国内城市等级的划分,则主要依据城市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与“旅游城市”的同纬对比上,只存在交通上的交叉点。作为网络时代的典型特征,现实中的交通也受到了网络叠加效应的影响,空间距离开始逐渐向时空距离转变,线上线下的联动传播给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心理距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从城市交通、消费观念、生活节奏等方面分析,三线及以下城市交通通达度明显落后于一二线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偏慢,闲暇时间更为宽裕,有着丰富的线下休闲娱乐活动,价值观念上趋于“安逸”、“满足”、“随性”,购房压力和奋斗压力也明显偏低,生活压力较小。此类城市居民在旅游活动选择上,受制于经济条件及个人消费意愿,更偏向于周边游及周末游,夜间消费上更偏向美食、酒吧、KTV等带有社交属性的场所。

不同于一二线城市的“夜间旅游”发展态势,三线及以下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具有更为紧密和集聚的发展空间,对著名景区景点的围绕和依附程度更高,区域内“夜间旅游”的点状分布也更为明显。同时,休闲型与社交型的“夜间旅游”占比更高,文化层次上的夜间旅游消费相对偏低。

作为三四线城市的典型代表,大理、丽江、北海等外来游客较多的旅游城市,在“夜间旅游”发展上呈现着典型的集聚空间特征。无论是大理的“酒吧文化”、丽江的“夜间演绎”,还是北海的“深夜食堂”,都吸引着国内各地的游客纷迭而至,并快速地在城市酒吧街、美食街、剧院等标志性网红打卡地集聚,点亮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

然而,作为三线及以下城市“夜间旅游”的另一种发展态势,晋中市平遥县的平遥古城给了我们另一种启发。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本身带有强吸引力的标签,随着近年来亮化工程和夜间旅游项目的提升,以及5G红利的到来和3D灯光秀的亮点打造,平遥“夜间旅游”成为了一天两登央视夜经济报道的重点推介旅游目的地。平遥古城“夜间旅游”的脱颖而出,打破了“夜间经济”在一二线城市内的强城市化属性,也显现了三线及以下城市“夜间旅游”弱城市中心属性的特点。

与此类似的阳朔西街,也同样分流着城市中心客流,带有着明显的弱城市中心属性特点。

对比研究,三线及以下城市在网络线上社交、网络流行文化、达人种草带货等因素影响下,对于“夜间旅游”的认知和参与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从线上带动的“夜间旅游”来看,以火山小视频为例,根据巨量引擎·商业算数中心发布的《2019火山小视频内容生态报告》显示,火山视频月活用户保持1亿人左右,其中三线城市及以下用户占比六成。总用户人数中男性用户占比略高,25—35岁用户接近一半。同时,男性用户对旅游领域内容更为偏好,年轻群体更热衷于直播开播,夜间(20点)开播频次高达46.01%,视频创作者中旅游领域的内容创作者排名第四位。

同样,根据新榜大数据研究,各层级地域的网民关注直播电商的比例均超过50%,且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实际转化率更高。三四线小镇青年出于对旅游内容直播开播的需要,更热衷于到区域内的“网红打卡地”开播,每个知名播主都聚集了数量惊人的粉丝群体,在线上网络带动的“夜间旅游”中也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概括言之,三线及以下城市“夜间旅游”现阶段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性:

1.客源主要来自城市周边市场;

2.对城市所属区域内知名景区景点的集聚与依附性更强;

3.点状分布明显,带有明显的弱城市中心属性;

4.线上分享型平台介入性较为明显;

5.更热衷于网红打卡地及地标性建筑;

6.社交圈层属性更为明显。

(作者:张帅锋)